![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视窗,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2/0036/596c/45df/561e/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5.jpg?1667904249)
-
建筑师: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面积: 382 m²
- 项目年份: 2022
-
摄影师:Alili, uhe Studio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062/0036/596c/45df/5608/medium_jpg/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1.jpg?1667903595)
概况
这是一个向内的建筑,是一个“内藏、内敛、内观”的建筑,确切地说更像是一个建筑群,一个模拟江南乡村村落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个现代园林建筑。项目位于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建成后将作为民宿功能使用,是一个新建三层建筑。北侧是民宿品牌的一期建筑,南侧紧邻一座三层民居,西侧局部临溪,小溪紧挨着一条车行干道,西南侧与场地接平,越向北道路与场地的高差越大,最北处有近4米高差。场地西南侧在路的对面还有一栋三层民居,西侧隔路是山体茶园、竹林,东侧紧邻大片竹林山体,整体在两座山体之间局促的山谷中。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视窗,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4/0036/596c/45df/5620/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6.jpg?1667904274)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视窗](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7/0036/596e/75c0/58bf/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7.jpg?1667904270)
“内藏”
总的来说这个场地有地势低、周边建筑多、视野狭促的劣势,也有临溪、临竹林、茶园的景观优势。如何在这样的场地既能避免周边的干扰又能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内部体验空间是最大的难点,我们借鉴传统园林的做法,用一座高墙隔绝内外,向内作文章,将所有空间内藏,营造一个内在的世界。高近四米的石砌围墙隔绝了项目内外,从入口和小溪上的悬挑露台可以看到内院的局部,几棵大树从石墙顶部露出,高墙保证了马路上的行人基本看不到院子和一层,这反而让人生起好奇心和探索欲。石墙同时也起到减少内外噪音相互干扰的作用。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31 的图像 38](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048/0036/596c/45df/5607/medium_jpg/1-08jian-zhu-zhou-ce-bao-zha-tu-9.jpg?1667903574)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表皮, 花园, 庭院](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1/37cb/9c70/dae4/832b/medium_jpg/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9.jpg?1667904254)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表皮, 视窗, 庭院](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0/37cb/9c70/dae4/832a/medium_jpg/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10.jpg?1667904233)
“内敛”
虽然这是一栋有着占地140、三层指标的新建建筑,我们不希望他呈现出来的是现在农村到处可见三、四层比例失衡的新建民居,希望他呈现的是更加亲切和优雅的尺度,设计将一层隐藏,二、三层被分化成三个小体量,像是三个两层的小房子,比例上是让人感觉亲切舒适的,这是尺度上的内敛。我们不希望它是一个“外来物”,希望它能很好地融入乡村的土地,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江南民居的记忆。青骊的“骊”在古代就是纯黑的意思,我们在外墙上加了一层刷黑的防腐木板作为装饰,会让人联想起传统的浙江山地民居风化的木制外立面,加上灰色的石砌围墙共同呈现暗色调的整体外观,稳重的气质让人感觉它深深地扎在土里,存在了许久,这是外观上的内敛。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7/37cb/9c73/7035/176e/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4.jpg?1667904247)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室内图, 隔断](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5/37cb/9c73/7035/176d/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15.jpg?1667904253)
“内观”
由于场地有诸多方面的劣势,我们用石砌围墙隔绝内外,将景观向内引,引向内庭院和后山的竹林,这是一个景观向内的建筑。我们打造了四个大小不一的庭院,整个建筑是完全被庭院空间包裹的,所有的室内公共空间和步道流线都是为了和庭院互动而组织。西侧庭院是从外部进入建筑的一个过度庭院,是序曲,呈长条形,也是一层榻榻米区的主要景观面;北侧的庭院尺度最大,需要满足一、二期共同在户外组织活动的尺度,是相对舒展和放松的;南侧庭院尺度最小,结合户外楼梯布局;东侧由建筑和山体围合出了一个内庭院,是整个项目的中心庭院,异化于传统民居的天井。一层做了型一长条的开窗面朝向这个院子,从茶台和居酒屋也都可开门进入这个院子的木平台。二、三层的走廊楼梯也围绕这个中心庭院展开,是对这个中心庭院的二次朝拜,这种手法也同传统民居二层围绕天井布置的内廊相似。从一层到三层对中心庭院的反复围观更增强了这个建筑的“内观性”。客房的开窗面除了局部几个朝向西侧的茶园,几乎都朝向后山的竹林,这也是“向内观”。因为二、三层的主要交通流线围绕中心庭院展开,所以客房几乎没有朝向中心庭院开窗,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视线和噪音的相互干扰,能最大限度保证客房的私密性和体验感。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室内图, 起居室, 桌子, 沙发](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b/0036/596c/45df/5625/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26.jpg?1667904265)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室内图, 视窗](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7/37cb/9c70/dae4/832f/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25.jpg?1667904259)
“模拟村落 ”
整个建筑的一层是一个整体,作为民宿的公共空间使用,字型平面,保证不同功能区间相互联系又独立,二、三层作为客房空间分成了三个体块,三个小房子互不干扰,保证每个客房间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三层的外挑屋檐相互交错创造出了许多灰空间,使得每个客房门口都有自己的半户外休憩空间,也同时对竹林和远山做了框景。西侧的体块为了视线上避开西南侧的邻居,同时更好的朝向对面的茶园,在体块上做了一个角度上的偏转,这也让整个建筑变得更加活泼丰富。三个小房子也是对传统村落的一个模拟,走进这个建筑就像走进一个村落,是一个有趣、自然的建筑群落。走廊、楼梯就像是山村里中交错的巷道和石阶,是村落里暧昧的灰空间。在你从一层公共空间走到自己房间的过程中已经不自觉地完成了和自然的交流互动。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砖,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2/0036/596e/75c0/58bd/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11.jpg?1667904252)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花园](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c/0036/596c/45df/5626/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19.jpg?1667904276)
“转折”
那园林如何建构和模拟一个自然世界,自然的本质是变化,而转折是变化的最基本单元,庭院步道的转折、建筑体块的转折、竖向交通的转折共同建构出一个流动、变化的复杂空间体验。二维到三维的转折,将整个建筑的室内外流线传串连折叠起来,有点像是园林里攀爬假山的体验,复杂交错的流线极富趣味。转折首先是线性的,所以它是一个整体,但它又是流动的、错位的,所以在两侧布置的空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隔。整个建筑体块是一个三维的转折流线,户外楼梯、走廊从平面到竖向做了很多转折的串联,使得在建筑中游走产生了许多变化的视野和景观,增加了整个建筑的趣味性。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室内图, 木头, 视窗, 花园](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8/0036/596c/45df/5623/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21.jpg?1667904266)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滨水](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a/37cb/9c70/dae4/8330/newsletter/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23.jpg?1667904300)
“石材与木材”
为了让整个建筑更好地融入乡村环境,我们选用石材和木材这种自然材料作为外立面的主要基材,围墙用毛石现场手工破凿,整体厚重沉稳,像是整个建筑的基座,墙上的开口,作为入口和与小溪互动的露台,打破大面积石墙的单调。外立面用刷黑的防腐木做装饰,木材的肌理让整个建筑温润亲切却也现代简约。庭院也用了很多当地自然的卵石打造,包括庭院与后山竹林边界的石坎墙以及庭院地面的铺陈,中心庭院和北侧庭院的石坎用了两种大小的石头和铺砌手法,为了凸显中心庭院的特殊性,用小卵石人工铺砌,当地石匠叫“排皮”砌法,最后呈现出精致的横向肌理。北侧庭院朝后山竹林和一期的两处石坎墙使用大型卵石用挖机排砌,缝再用泥浆填充,显得粗野而自然。
![青骊民宿 / HEI 建筑设计工作室 - 建筑图, 椅子, 视窗, 庭院](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36a/32e4/0036/596c/45df/561f/medium_jpg/not-ready-qingli-home-stay-hei-architectural-design-studio_13.jpg?1667904246)